社科網(wǎng)首頁|論壇|人文社區(qū)|客戶端|官方微博|報刊投稿|郵箱 中國社會科學網(wǎng)
良師如父--懷念陸學藝老師
黎宗劍
黎宗劍
2013-05-16

 

每個人在社會化過程中,都會不同程度地受到父母和老師的深遠影響。如果說父母主要影響個人的早期生活,那么老師的影響通常是在上學之后,有些影響甚至會延續(xù)一生。在我的成長歷程中,從小學、中學時代,到大學、研究生階段,都曾遇到過不少優(yōu)秀的老師。他們傳道、授業(yè)、解惑,不僅啟迪我智慧,而且塑造我人格,給我留下了良好而深刻的印象,對我的人生觀、價值觀產(chǎn)生了不可磨滅的影響。

對我影響最大的,無疑是陸學藝老師——不僅是因為作為我的博士導師,他的職稱、職務(wù)和學術(shù)成就在我的所有老師中屬于獨一無二的;更為重要的是,他的為人處世、道德文章、治學精神,是最值得我們稱頌、最值得我們學習的;我們之間的師生情誼,是最值得我們驕傲、最值得我們珍惜的。

在我原來的想象中,陸老師是高不可攀、難以接近的。早在1980年代后期,我還在貴州省社會科學院工作期間,曾經(jīng)參加過陸老師主持的國家社科重點課題“中國國情——百縣市經(jīng)濟社會調(diào)查”。他當時是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、中國社會學會會長,又是全國性大型課題的負責人,我和周圍的同事都對他崇敬有加、仰慕不已,但始終沒有機會見面。出于景仰之心,也為了爭取有更多機會向陸老師求教,我于1991年初決定報考他的博士研究生。在報名之后,我冒昧寫了一封信寄到北京,試圖向他了解一下復習范圍和參考書目之類的問題。然而,那封信猶如石沉大海,很長時間沒有得到回復。在望眼欲穿、有點失望之際,我開始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,猜想陸大人是不是壓根就沒把我這個邊遠地區(qū)的小考生放在心上?或許他已經(jīng)在中國社科院就讀的碩士研究生中“內(nèi)定”了人選?我甚至主觀地想象,他可能是那種冷峻嚴肅、人情淡漠、難以接近的教授。

就在我胡思亂想之際,有一天突然接到了來自北京的電話,是中國社科院社會學所的一位學術(shù)秘書打給我的。他在電話中說,陸老師委托他告訴我,我的信收到了,由于太忙,加上有規(guī)定不可向考生提供考試信息,所以沒有回信。他還說,招生堅持擇優(yōu)錄取原則,只要認真?zhèn)淇?、成績?yōu)秀,就有希望被錄取。

接過電話之后,我心中的疑慮和猜想頓時煙消云散。由于那個電話,陸老師在我心目中的形象更加高大而可親,我對他的尊敬和仰慕更加深厚;由于那個電話,我考取他的博士研究生的動機更加強烈,信心也更加堅定。

1991年秋,我終于如愿以償,成為陸老師當年錄取的三個博士研究生之一,彼此之間的師生情緣自此開始。師從陸老師三年,以及在此后二十多年的交往中,我們獲益頗多,受益匪淺。

陸老師帶給我們的,首先是家庭般的溫暖和父親一樣的關(guān)懷。入學不久,陸老師打電話讓我們同學三人一起去他家過周末,順便安排近期學習計劃。當我們走進家門,看到餐桌上已擺好香味撲鼻的飯菜,客廳的茶幾上還擺著各種水果和干果。師母笑容滿面地站在客廳,陸老師穿著圍裙從廚房走出來,招呼我們?nèi)胱燥?。那時學校的伙食不是太好,我們?nèi)齻€同學的家都在外地,能夠吃到導師和師母親手做的可口飯菜,心里十分高興和感動。臨別時,陸老師說:“以后你們每周末都來家里改善一下生活吧!”導師盛情,學生隨意,在三年學習期間,我們幾乎每個周末或節(jié)假日都去“蹭飯”,有時他和師母工作太忙就兩周去一次。我們仨師兄弟每次從導師家酒足飯飽后回到研究生院,其他同學總會投來羨慕的眼光,因為像我們這樣的“學生待遇”,在社科院是不多見的。如果不是導師和師母具有父母一樣的仁愛之心和寬厚胸懷,哪個學生能夠獲得如此待遇呢?

二十多年前,我們剛來北京的時候,難免會有“獨在異鄉(xiāng)為異客,每逢佳節(jié)倍思親”的心境,導師和師母的關(guān)愛使親情缺失的我們獲得了某種心理補償,每次去導師家都有回家一樣的感覺。如今,我們已在北京安家多年,年近八旬的導師盡管既要忙于課題研究和社會工作,又要照顧患病的師母,他仍然經(jīng)常關(guān)心著我們,把我們這些已為人父的學生當作孩子一樣看待,每次見面都會噓寒問暖、諄諄教誨。前不久,我給導師打電話談別的事,無意中提到我夫人和孩子回老家度假去了,他馬上說,就你一個人,自己做飯不方便,今晚就到我家來吃吧。等我趕去,他已安排保姆做了一桌好菜等著我。茶余飯后,他教我如何沏鐵觀音,如何做雞蛋肉餃,告誡我過了五十歲要注意身體健康,特別是心臟方面的問題......

陸老師不僅始終如一地在生活和工作上關(guān)心愛護學生,更為難得的是,他在為人處世、道德文章方面言傳身教,給我們樹立了值得永遠學習的榜樣。記得他第一次給我們上課,主題就是“做人與做學問”。他說,做學問,首先要學會做人。如果做人做不好,學問做得再大也不行。在他看來,為人處世是第一位的。人的成就有大有小,學問有深有淺,但最重要的是要修身養(yǎng)性,做一個正派人,善待親朋好友。他教導我們,一定要在做好人、處好世的基礎(chǔ)上做學問,在做學問的過程中廣交朋友,與人為善。他同時又強調(diào),博士不只是“知識廣博之士”,而應(yīng)成為“專士”,即有專長、有專業(yè)深度、有獨特研究成果的專家。做學問一定要有絕活,有獨特的本領(lǐng)和觀點,要耐得住寂寞,針對某些有重大現(xiàn)實意義的問題持之以恒地鉆研。

陸老師是這么說的,也是這么做的;他要求學生正確處理好做人與做學問的關(guān)系,自己首先以身作則,言傳身教。他一生做了許多大學問、好學問,其成果之多、影響之大,是有目共睹、舉世公認的,學生難以望其項背。對于他的處世之道、治學精神,學生雖耳濡目染、受益終生,但同樣望塵莫及。

在社科院學習期間,我曾經(jīng)陪同他到深圳參加全國社會學年會,之后去當?shù)剞r(nóng)村調(diào)查。在會上,我發(fā)現(xiàn)陸老師人緣很好,來自全國各地的會議代表都很敬重他。他的一些老朋友在得知我是他的學生之后,情不自禁地說:“你有機會做陸老師的學生,多有福氣??!”為了進一步證明其羨慕之情是有根據(jù)的,他們接著說了一大堆關(guān)于陸老師的好話,從人品到學問、從道德到文章,給予了高度評價。

“耳聽為虛,眼見為實”。會后去農(nóng)村,在幾天的調(diào)查中,看到陸老師無論對哪一級干部群眾,都十分尊重、坦誠、親切,而他們也對他非常友好。在與農(nóng)民交流過程中,陸老師總是仔細提問,專心傾聽,認真記筆記,還不時微笑著拍一下對方的肩膀,越談越近乎,越談越親熱。到了晚上,為了節(jié)省經(jīng)費,或許也是為了體現(xiàn)師生平等,陸老師和我住在一個普通招待所的雙人房內(nèi)(按照他當時的級別和身份,住五星級賓館的單人套間也無可厚非)。每天回到房間,比他年輕得多的我在經(jīng)歷一天的調(diào)查之后早已疲憊不堪了,可他仍然要整理調(diào)查筆記和研究心得,一直到深夜才關(guān)燈休息,而次日總會比我更早起床,六點多鐘便開始伏案工作。

通過那次會議和調(diào)查活動,我不僅領(lǐng)略了導師的為人風格、處世之道,也被他的調(diào)查方法、研究態(tài)度和治學精神所感染。在后來同他的交往中,陸老師始終保持那次深圳之行所展現(xiàn)的風格和風范,在我的心目在中留下了越來越深刻的印象:待人和善、治學嚴謹、憂國憂民、眼光獨到、精力充沛、刻苦勤奮。

孔子曰:“夫仁者,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達而達人。能近取譬,可謂仁之方也已?!?/SPAN>陸老師是良師,也是仁者。他對上級、對同事、對朋友、對家人,總是保持親和寬厚、成人達己的態(tài)度。對于學生,他總是平等相待,立己立人,既盡導師之職責,言傳身教,又滿懷仁愛之心,寓愛于教。在陸老師面前,我們既是學生、弟子,又像是晚輩、子女,有時還像同事和朋友。他對我們既嚴格,又寬松;既嚴肅,又寬和;既嚴厲,又寬容。

既嚴又寬,亦愛亦教,這是良師的態(tài)度,也是嚴父的情懷。